2015年小结账
(一)发表的文章
在团泊洼的日子 《今晚报》副刊2015年1月11日第9版 稿子有删节
湖北房陵文化圈:朦胧面貌日益鲜明 《中国文化报•非遗》2015年2月11日
被湮没的《谜语之研究》 《今晚报》2015年2月16日
羔羊跪乳 《中国艺术报•学苑》2015年2月19日(春节)第4版
羊交给人类那些智慧 《作家通讯》2015年第1期;《汶川文学》(季刊)2015年第1期(总第88期)转载
客籍黔地民间文艺学家田兵——写于先生百年诞辰之际 《西北民族研究》2015年第1期 2月15日
探索城镇化进程中非遗保护新途径 《中国艺术报》2015年3月20日
我在王府大街64号 《今晚报》2015年3月28日
1982:围绕“十六年”的一场大辩论 《南方文坛》2015年第3期 2015年5月15日;《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5年第2期(4月15日出版)转载;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15年第8期
再论我国“非遗”若干理论问题(“学林人物“) 《文化学刊》2015年第5期 5月15日出版;人大复印资料《文化研究》2015年第9期
“求好运”:中国民间故事走向世界 《中国艺术报•文艺评论》2015年6月19日第3版
闲话“大雅之堂” 《文艺报•副刊》2015年7月20日;《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5年第4期(8月15日出版)转载
枣的象征意蕴及其嬗变 《中原文化研究》2015年第5期(8月15日)
一个追求真善美的歌者去了——痛悼丁宁同志 《中国艺术报•副刊》2015年8月3日第4版
周扬与我国民间文学事业(上) 《传记文学》2015年第8期(总第303期)
周扬与我国民间文学事业(下) 《传记文学》2015年第9期(总第304期)
《中国民间故事史》的范式意义 《民间文化论坛》2015年第4期
试论牛郎织女故事圈 《民间文化论坛》2015年第4期
“八•一五”的记忆 《中国艺术报•副刊》2015年8月31日
北戴河谒文化名人雕像 《今晚报》2015年9月8日
三千里路云和月——闻一多、朱自清、刘兆吉和《西南采风录》 《中国艺术报﹒文艺评论》2015年9月16日
抗战中的民间文艺家(摘要版) 《中国社会科学报•学林》(第6版)2015年9月29日
抗战中的民间文学家(全文版) 《文化学刊》2015年第9期
十年舔羊肝 《特别关注》2015年第10期(总第190期) 武汉
“东南亚文化区”与同胞配偶型洪水神话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5年第9期
论“非遗”传承人的保护方式 《绍兴非遗》(内刊)2015年第1期(10月) 旧作转载
(二)出版的著作
《二十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增订本) 中国文联出版社2014年12月第1版/2015年8月第2次印刷
《民间文学的整体研究》(论文集),台北:秀威资讯公司2015年4月
(三)对我的评论
吕 微《我们的学术观念是如何转变的?——刘锡诚:从一位民间文学-民俗学者看学科范式的转变》,施爱东、巴莫曲布嫫主编《走向新范式的中国民俗学》,第22—98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2月
吕 微《中国民间文学的西西弗斯——刘锡诚<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读后》,所著《民俗学:一门伟大的学科——从学术反思到实践科学的历史与逻辑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10月
刘思谦《我对“边缘”“边缘人”的记忆阅读与思考》,《黄河》(太原)2015年第3期(5月)
万建中《求真、求新、求深:刘锡诚的学术贡献与学术追求》,《民间文化论坛》2015年第3期(总第232期,6月20日)
丁晓辉《神话学整体研究•神话学评论——刘锡诚的神话学研究》 《长江大学学报》2015年第9期
陈 辽《新中国第一部特色鲜明的民间文学学术史》 《民间文化论坛》2015年第6期(总235期)
余未人《2015年印象深的两部书》 《贵州都市报。文化周刊》2015年12月29日
(四)获奖著作
《二十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增订新版)于2015年12月2日获中国文联和中国民协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学术著作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