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刘锡诚的博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22

[转载]白茆山歌是一条河

$
0
0
原文地址:白茆山歌是一条河作者:鳜鳜

                   白茆山歌是一条河

                               (二)

 

2、白茆山歌有地方政府的积极组织领导、支持参与。新中国成立以后,白茆的新民歌运动悄然掀起,传统的对山歌活动越来越上规模。夏季乘凉时候,白茆塘两岸时常是千人聚集,隔着塘河对山歌。上文提到的那些老歌手们,都是对山歌的积极参与者。为庆祝常熟县境内成立第一个人民公社,以书记万祖祥为首的首届白茆政府,举办了白茆塘上首个万人对歌会。对歌会人山歌海的罕见盛况,惊动了华东作家协会、上海电影制片厂、江苏人民广播电台、常熟县政府以及周边乡镇,连上海柴油机厂的工人也兴致勃勃地赶来观摩对歌会。两个月后,万祖祥书记去北京出席全国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代表会,在中南海唱响了《一把芝麻撒上天》。而此前的7月,副书记姜祖根在出席全国民间文学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上,也亮开歌喉。文化部周巍峙副部长来白茆视察,乡长叶元唱着山歌去欢迎。还有副书记王筱文则是一个自编自唱白茆山歌的好手。白茆的乡领导个个爱山歌,积极参与、组织、支持山歌;白茆的村领导同样不甘落后,每届对歌会,村支书、村长带头组队参加。在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体协也在这里),每天早晨,活动中心琴声悠扬,小黑板上隔三差五刊出新作的白茆山歌。老年体协组织的老年文体活动在白茆遍地开花,展示了今日白茆和谐、繁荣的风景。我想,流淌了千年的白茆山歌这条河,而今上有政府组织支持,下有群众热情参与,有组织,有基础,这白茆山歌之河,哪能不越流越顺畅?

3、白茆山歌有以老带新,老少相承的传统。老歌手是白茆山歌最主要的传承力量。2004年4月,老歌手徐雪元带着9岁的孙女徐楚凡登上中央台参加了中国民歌大联唱。第一个登场的徐楚凡这样唱:“叫我唱歌我就唱,我年纪小小没学多。我唱山歌好公教,新种的小苗花不多。”徐雪元是山歌之家的后起之秀,14岁就跟着父母(徐阿文、徐巧林)上了万人赛歌台,而今,他和吕杏英等老歌手是著名的省级白茆山歌传承人。在白茆,70岁上下的老人都是山歌好手。2002年秋,已经90多岁的刘二宝老太太,率全家四代人登上新世纪首届山歌艺术节的赛歌台亮了嗓子。白茆多山歌世家,邹振楣的邻居、著名老歌手费耀祖小时候,一边干农活,一边跟着父亲学山歌:“白茆塘水甘泉流,三岁小囡也会唱山歌。山歌本是爹娘教,还要自肚里聪明自己做。”上世纪末,白茆山歌走进了学校,白茆小学成立了康博少儿艺术团,开创了白茆山歌教学的新形式,更使老歌手的传帮带有了教育基地。这样,如朱莉、杜悦、徐楚凡等一批又一批优秀小歌手,接受白茆山歌名师的指点,师出名门,唱山歌的功底大有日新月异的提升。2007年5月,山歌王陆瑞英被国家命名为首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而后,徐雪元、吕杏英被命名为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月娥、沈建华、闵月娟等被命名为苏州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还有丁惠娟、王淑英、邹雪娥等等一大批歌手被命名为常熟市白茆山歌传承人。白茆的领导和人民,都已经意识到了并且重视了传承、弘扬白茆山歌的重要,已经建立起了并且完善了传承白茆山歌的体系。老少相承,上通下达,如此,白茆山歌之河,哪能不越流越宽阔?

4、白茆山歌有广阔的交流平台。白茆塘是一条并不怎么宽阔的扬子江支流,它携手苏南许许多多的小河,和太湖、长江的水系一起,浩浩荡荡地汇入大海。白茆山歌是常熟的歌,长三角地区(古吴地)的歌,是吴歌的一脉,是中国民歌的璀璨明珠。近几年来,白茆山歌和芦墟、河阳、双凤等华东各地的民歌频繁交流,几乎年年有比赛,有互访。下面列出的是一位老歌手2008年的部分活动日程:1月7日,参加市文化下乡活动;2月6日,参加市山歌创作研讨会;2月23日,苏州广电局来选录山歌;5月10日参加苏州金阊民俗文化节;5月20日,参加全国体育大会开幕式;7月17日央视音乐频道来录山歌;7月18日,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以及纳西族歌手来交流;8月2日,欢乐社区行活动;8月29日,市群众文艺汇演;9月16日,参加沙家浜旅游节文艺晚会;11月17日,芦墟歌手来交流;12月16日,参加市文联艺术成果展示晚会。有白茆山歌这么唱道:“白茆塘水清又长,和风送歌十里扬。清水引得金凤来,白茆明天光亮亮。”在白茆山歌日益加强与国内同行交流合作之际,2005年,白茆山歌赴马来西亚参加了缤纷马来西亚国际艺术界的演出;于2009年,又应邀赴日本参加了东亚农耕歌谣比较研究学术交流。此外,常熟也举办了国际艺术节,请来欧、亚、非的多国民间文艺团队进行民间文化艺术交流。便利的交通,快捷的信息,让白茆山歌加强了与华东、全国以及海外的民间文化交流。有各地区、各民族民间文化之间的交流、切磋、互补,白茆山歌之河,哪能不越流越清澈晶莹?

5、白茆山歌在传承中有发展、有创新。近几年,白茆的经济繁荣,波司登的崛起更加推动了白茆的繁荣。这几年,白茆人民生活舒心,对文化、体育等精神生活的需求迅速提升,白茆老年人的体育、文艺等活动,在“老体协”的组织、推介下,呈现着一派蓬勃兴旺的景象。“夕阳染红西边天,白茆塘畔风光美。文化广场草坪前,有支老年腰鼓队。”老歌手们在唱响山歌的同时,积极参加秧歌、腰鼓、拳操等队伍的活动,文体素质得到了深层次的提高,为白茆山歌的表演注入了新的活力。另外,而今白茆山歌有系统的研究、创作队伍,为白茆山歌从内容到形式的发展、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那么,有着强大生命力的白茆山歌,还有什么险滩暗礁能够阻挡她奔腾向前、长流不息?

这几年,白茆山歌多次上北京、登央视,年年接受央视采风,经受了锤炼,因而白茆山歌有了长足的进步。说白茆山歌是一条河,那么白茆人民、白茆山歌手就是这条长河里的一滴晶莹的水。这滴水,在青少年时期学习、继承,中老年以后传承、创新。点点滴水汇聚,代代奔流不息,白茆山歌这条源远流长的河,将会更加举世瞩目,永远长流不息!

民间艺术之乡——白茆的白茆山歌是一条河,是中国民间艺术的一朵绚丽奇葩。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22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