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刘锡诚的博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22

关于《黑暗传》

$
0
0

关于《黑暗传》

刘锡诚

 

《黑暗传》是以抄本和口头方式流传在鄂西北、川东等广大荆楚文化圈里的许多民间叙事长诗中规模最大、异文最多的一部。最早于1984年由神农架的基层文化工作者胡崇峻搜集,消息发布后引起了国内外文化界的广泛关注。后来,又不断有新的抄本被发现。搜集者胡崇峻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却矢志不渝,百折不回,终于圆了这个长达十数年的梦。最近媒体报道,在地处三峡的宜昌,也发现了一个清代的抄本。现在将要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这个本子,长达5500行,是经过搜集者在多种异文的基础上经过合并、删汰、修饰、加工整理而成的。这是刚刚跨入21世纪的门槛,作者贡献给广大读者的一份弥足珍贵的礼物。在这部长诗里,保存下来许多已经消逝了的古楚文化的信息和观念。

20世纪80年代中期,袁柯、刘守华等学者,将《黑暗传》定名为“汉民族的创世史诗”或“汉民族的神话史诗”。这是因为在这部叙事诗里,包括了有关宇宙来历(特别是水的来历)、盘古开天、洪水泡天、人类起源等推原性的神话情节和观念。除了这类最原始的神话观念之外,也还容纳了三皇五帝等历史化了的神话情节和世俗的生活场景,有的情节也许还脱胎自明代的通俗小说或唱本。因此,可以认为,它的定型是比较晚近的事,一般认为是明代或更晚一些。在众多的篇幅短小的异文的基础上,经过比较、筛选,去粗、取精,整理成一部思想观念一致、艺术上完整的叙事长诗,不仅是整理工作所允许的、世界史诗史上有先例可援的,而且也是文化界人士所盼望的。

汉民族历来被说成是缺乏想象力和叙事传统的民族,历史上没有长篇的叙事诗产生和保留下来。早在20世纪20年代,学术界就有人说过,中国民族是“一种朴实而不富于想象力的民族”,缺乏想象瑰丽的神话和铺叙故事的长诗。全国解放后,我们的民间文学工作者在鄂西北和华东吴语地区等汉族居住地区搜集到了几十部有相当规模的叙事长诗,而且这些叙事长诗的流传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500700年前的明王朝时代甚至更早。《黑暗传》的搜集出版,再一次有力地证明了汉民族不仅是一个富有想象力和叙事传统的民族,而且是一个拥有包含着创世神话和推源神话在内的史诗作品的民族。

即将问世的汉民族的史诗《黑暗传》,以及近十多年来各地出版的其他内容的民间叙事长诗,加上少数民族的多种神话史诗和《格萨尔》、《江格尔》、《玛纳斯》三大英雄史诗,向文化史家和文学史家们提出了一个重大问题:旧的框架下的中国文化史和中国文学史,应该重写了!

2002326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22

Latest Images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