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话故事》前 言
马昌仪
本书奉献给读者的是当代在我国各民族民间口头流传的163篇神话故事,包括活形态的神话和含有神话素的神话故事两大类。
神话是人类童年的梦,是人类走出混沌的第一声呐喊,是人类从自然走向文明所采摘的第一批果实。神话是民族生命力的源泉,是民族文化的根,是民族精神之所在。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神话,每个民族都为自己的神话而自豪。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神话蕴藏十分丰富,神话类型和品种齐全。像开辟神话、人类诞生神话、天体神话、洪水神话、文化推源神话、动植物神话等,不仅形态各异,而且各具风采。就拿人类诞生神话来说,只要略加浏览,便可举出下列十来种:
一,天神造人。仅以造人的材料而论,就有:(1)泥土造人。汉族有女娲造人、兄妹造人、盘古用鼻血和泥造人。(本文所引用的神话故事均见本书,下同。)哈萨克族天神迦萨甘在造人以前,先在大地中心栽种了一棵生命树,待树长大,结出许多“灵魂”之果后,才用泥做了一对空心的小人,然后把灵魂吹进小人的心中,这便是哈萨克人的始祖。(2)木头刻人。满族支系恰喀拉人是老妈妈神用石刀片在木头上刻出来的。苦聪人也是神刻木而造的。(3)土家族的依罗娘娘造人,是用竹竿做骨,荷叶做肝肺, 豆做肠,萝卜做肉,葫芦做脑壳,通七个眼眼,再吹一口仙气,人便做成了。(4)皮绳做人。四川白马藏族是用拉马的缰绳砍开许多节,抛向各处,便成了人。
二,播种生人。居住在台湾阿里山区的邹族说,哈莫天神在土地里播植人种,土里长出来的便是现在人类的祖先。所以人叫做“滋木非多久阿”,就是“从土里长出来的”意思。
三,女神嘴中吐人。维吾尔族神话故事《女天神创世》中说,女神吸了一口气,把宇宙的尘土和空气吸入肚子里,然后,使劲吐出了日、月、地球、星星和人。
四,声音回响变人。云南流传的苗族神话故事《造人烟传说》中说,天神让洪水后的遗民母子二人结合繁衍后代,把母变成一姑娘,于是二人便结合。子得知后,狂跑,母子二人的回声响彻山川原野,声音传到哪里,哪里便有了男人和女人。纳西族的《人类迁徙记》中也有人是声音与气息所生的情节。
五,天神投影生人。上述云南流传的苗族神话中说,人是男神敖玉、女神敖古的身影投射而生的。
六,神膝相擦生人。台湾雅美人说,男人和女人是两位天神的膝相擦生下来的。
七,动物变人。瑶族的《密洛陀》中说,蜜蜂可变人,白族的《人类和万物的起源》中说,海底的大金龙吞食了太阳,自身炸开成无数碎片,其中的肉核变成了男人和女人。摩梭人的神话《昂姑咪》说,猴子吞了神鹰蛋,蛋从猴肚中飞出,蛋核变成了摩梭人的女祖先昂姑咪。
八,植物变人。台湾邹族神话说,人是树上的果子变的,枫树果变成了邹人的祖先,茄 树果变成了汉人的祖先。云南苗族神话说,神把桃花洒向四方,变成了人。德昂族认为,人是茶叶兄妹变的,树上的百片树叶变成百个人。
九,石头生人。畲族的《石神保人种》中说,人类的祖先是从石头中走出来的。
此外,如石洞出人、葫芦生人、动植物生人、人与神交生人、人与动物交生人、太阳生人、动物虫类或巨人尸体化生为人……都可以在我国各民族的神话故事中找到反映。
除了人类诞生神话以外,其他如天地开辟神话、文化推源神话等,也很有特色,不仅给读者以原始生活的知识,而且能给读者以艺术的享受。
中国神话是中国统统文化中极富特色的组成部分,通常以三种方式得以保存。第一种方式是保存在文献典籍之中。汉民族的经、史、子、集中保存有大量的神话,其中以《山海经》、《楚辞》、《淮南子》等所保存的神话最为丰富。像女娲、伏羲、夸父、精卫、羿、鲧、禹、黄帝和蚩尤、西王母、日月山、昆仑墟等,都有生动的记载。纳西族的《东巴经》、彝族的《西南彝志》以及大量的古彝文典籍、傣族、满族、蒙古族、藏族等民族的经典,都保存有大量神话。上述典籍中的神话,经整理、翻译后,常常重新流入民间,成为当代民间口头流传的神话故事的一个重要来源。
第二种方式是保存在民间的口头上,活在民众的记忆里。这便是本书所精选的各民族民间流传的神话故事。这类含有神话素的口述故事常常伴随着仪式,在一定的场合、由一定的人员讲述,一部分包含有某种迷信的因素。故事大都是叙事性的,有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都是集体创作,以口耳方式传播与保存,具有流动性、变异性、多种异文并存的特点,带有比较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域色彩。
第三种是以实物的方式保存。我国大量的岩画、画像石、壁画和地下出土的考古艺术文物,如马王堆的帛画,等等,以一种形象的方式向子孙后代述说着远古发生的一个个并未消失的动人故事。这是了解中国神话的不可忽视的一个途径。
本书所选的神话故事大都是当代在各民族民间口头流传,经采录写定的。主要包括活形态的神话和含有神话素的神话故事两大类。我国是一个民族众多、地域辽阔的国家。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一部分地处边疆、远离文明的民族,数十年以前还处于刀耕火种、采集游猎的社会阶段。对于这些民族来说,神话是神圣的,是他们始祖的化身,他们对之信以为真,奉之为经典,是人人都要遵守的规矩、不成文的法律。据民俗学家调查,云南西盟佤族曾经有猎人头祭谷的习俗。每年三四月播种之前,他们外出猎头,祭祀开天辟地的大神莫伟和谷神。猎头祭谷仪式上的一项重要内容,便是由巫师向全族人讲述本民族的创世神话《司岗里》。景颇族举行婚礼时,常常由本族的斋瓦(最大的巫师与歌手)向族人讲述本民族的创世故事和洪水神话,使大家都知道,同姓通婚是被禁止的。哈尼族在为亡者举行葬礼仪式时,也要由巫师向亡者和族人讲述本民族的创世神话,其目的在于引导亡者的灵魂沿着祖先迁徙的路线,返归祖先起源的地方去。
云南永宁的摩梭人保存着母系制的残余,至今仍实行暮合朝离的“阿注”婚。他们实行“阿注”婚是以女神的行为为依据的。摩梭人的神话《里底干木(永宁女神)》和《格姆女神的故事》里,对这种婚姻有着真实的描写。
上述这些活在民众信仰中的活形态神话,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化的发展,已经日渐衰微,以至逐渐消失了。故事被采录下来,整理成文字,从口头进入书面,但活形态神话的本质特征--信仰因素却相对淡薄,甚至荡然无存了。目前我们所见到的,是一部分为数不多的、仍然活在民众信仰中的活形态神话,以及曾经是活形态神话而今已经失去信仰功能的神话,还有数量很大的、含有若干神话素、具有认识价值和美学价值的神话故事。
大量的神话故事在当代我国各民族民间口头流传,是中国独有的文化现象。这些神话故事的特点是:
第一,一些民族的创世神话从单一型向某一主神为中心的故事系列发展。如满族的《天神创世》包含了天神阿布卡恩都里创造天地、开辟山岭、区分药草和毒草、拯救人类等故事系列。普米族的《巴米莫列》(“巴米”是普米人的自称,“莫列”是系列故事的意思)是由采金光、洪水潮天、青蛙舅舅、与仙女成亲、百鸟求神、狗找来了谷种等系列故事组成的。其他如傈僳族的《天地和人的来历》、拉祜族的《牡帕密帕的故事》、壮族的《布伯的故事》、纳西族的《人类的迁徙》、景颇族的《创世记》、撒拉族的《天地人诞生》、独龙族的《独龙人创世》等,都属于这一类型。
第二,一些作为一个民族创世神话主体的神话故事,常以韵文体和散文体同时在民间流传,各具风采。阿昌族的《遮帕麻与遮米麻》,四川凉山彝族的创世神话史诗《勒俄特衣》便属于这种类型。收在本书中的《遮帕麻与遮米帕》和《开天辟地》(彝族)便是这两部创世史诗的散文本,后者是近年民间文学三套集成普查中采录的。
第三,神话、传说、故事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自80年代以来,包括上述三者在内的“民间叙事”(德文 Marchen, 英文Folknarrative, 俄文СКАЗКΑ)一词已经为国内外学者所接受和使用。美国神话学者阿兰·邓迪斯所编的收集了西方神话学代表作的论文集,便取名《神话的叙事》(Sacred Narrative,汉文译本《西方神话学论文选》,朝戈金等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因此,用“神话故事”这一术语是否能够概括当代民间口头流传的上述两类故事,还希望得到读者和研究者的指教。
要了解一个民族,最好从她的神话入手!
《中国神话故事》,上海三联书店2020年7月第1版第1次印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