啜茶紫金庵
啜茶紫金庵 刘锡诚 浩淼的太湖水域中,伸进来一个绿荫覆盖的半岛,叫东洞庭山、俗称东山,堪称天下无双绝美风景名胜之地。早春二月,腊梅花开时,我、马昌仪和吴重阳,在江苏省文学评论家徐采石和儿童文学评论家金燕玉夫妇的陪同下,从苏州出发作苏南之游,饱览了好几个江南古镇之后,沿着新建的太湖大堤来到东山的卯坞村。我们鱼贯穿过常年在绿荫下布满青苔的小径,踏进了绿树掩映中的紫金庵的院门。...
View Article叩问樵渔
叩问樵渔 刘锡诚 绿色生态,如同阳光和雨露一样,都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恩惠。人类无法破坏阳光,无法阻遏雨露,人类却能毁灭绿色生态:砍伐树木、破坏草原。毁灭的主要手段,最严重的,莫过于普遍而长期的樵渔生存方式。...
View Article【余未人】《亚鲁王》研究的多元视域
《亚鲁王》研究的多元视域 余未人 2009年《亚鲁王》进入非遗视线迄今已近4年。以中华书局出版10819行的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为标志,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 一、申遗的民间文学视域...
View Article【毛晓平】民俗对文学的浸润——以浙东现代作家为例
民俗对文学的浸润 ——以浙东现代作家为例 毛晓平 【作者简介】中国社会科学院 文学研究所,北京 100732 毛晓平(1952-),女,四川省德阳市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编辑,主要从事中国现 代作家与民俗文化研究。 【内容提要】民俗是一个时代,一个地域的人群共同的生活方式,是形成一个民族国民性的重要因 素。民俗文化影响着作家的人生观、审美观,是现实主义作家创作的源泉。民俗对文学...
View Article读顾颉刚“齐国为故事发源地”有感
读顾颉刚“齐国为故事发源地”有感 刘锡诚 翻读《顾颉刚读书笔记》第1卷之《东山笔乘》(三)之《齐国为故事发地》一则,有感。顾先 生在该则笔记里写道:“孟姜女、姜太公、东海孝妇等传说,均起于齐国而占势力,正如阎瑞生、蒋老五、张欣生事起于上海而占势力一样,皆因其地交通之便,人...
View Article马昌仪编《中国神话学百年文论选》序
马昌仪编《中国神话学百年文论选》序 刘锡诚 中国神话学是晚清末年现代思潮即民族主义、平民意识以及西学东渐的产物。没有民族主义和平民意识这些思潮的崛起,就不会有西学东渐的出现,即使西学在部分知识分子中发酵,也难以引发天翻地覆的社会变革与思想革命。中国神话学就是在这样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下滥觞的。...
View Article【刘锡诚】张文《民间文学论集》序言
张文《民间文学论集》序言 刘锡诚 【引言】今天在互联网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的公众号上得知,5月11日张文逝世了,享年90岁。我们纪念他。安息吧!老友。现把我为他的著作《民间文学论集》写的序言发在下面。...
View Article【毛晓平】民俗对文学的浸润——以浙东现代作家为例
民俗对文学的浸润 ——以浙东现代作家为例 毛晓平 【作者简介】中国社会科学院 文学研究所,北京 100732 毛晓平(1952-),女,四川省德阳市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编辑,主要从事中国现 代作家与民俗文化研究。 【内容提要】民俗是一个时代,一个地域的人群共同的生活方式,是形成一个民族国民性的重要因 素。民俗文化影响着作家的人生观、审美观,是现实主义作家创作的源泉。民俗对文学...
View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