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第一届中国民间艺术节20周年之际
刘锡诚
1989年9月,第一届中国民间艺术节在大连举行。作为创办者,当年许多事情和甘苦,从来没有机会写下来。20年后,应刘晓路同志邀请,今天到广州市的番禺来参加第七届中国民间艺术节,真是感慨万端。不由得不打开电脑写上几句,作为往事的纪念。
1988年8月,我和翻译冯伟受中国文联对外联络部的派遣,代表中国到意大利的戈里齐亚出席国际民间艺术组织的理事会,并参加在那里举行的民间艺术节。会后,我又到西西里岛的墨西拿去参观访问,在那里也观摩了他们的非政府组织举办的民间艺术节活动。这些经历和观摩,启发了我。所以才有我们自己的民间艺术节的动议。
第一届中国民间艺术节所以能在大连举行,还得感谢曲协的赵亦吾同志。他的大连小朋友徐连元是曲协的会员,下海经商,手头有钱,又认识大连的各方人士。于是,在赵的家里达成协议,由他承办。地点就在大联经济开发区。艺术节即将举办之时,正碰上学生上街,我靠边了。贺敬之的秘书向我提出,他们要在沈阳搞个分会场,只好让他去做了。各地来的专家和演出团队都住在大连湾的扬帆宾馆。
开幕式那天,我在开幕式上讲话,并宣布首届中国民间艺术节看慕,接着,大连市长薄希来也到会讲话。走街活动甚是壮观。活动期间,大连警察局派警力保卫。民间工艺品展览也极成功。同时在此举行了秘书长廖东凡主持下的民间文学作品第二届评奖的颁奖仪式,钟敬文和马学良都来参加并参与主持。各地的民间文学负责人,老专家,如萧崇素、王沂暖、林河等,济济一堂。我在学术会议上宣布:这是我在中国民协所做的最后一件事情了。
艺术节闭幕后,我就归隐山林,不再视事,直到1991年1月调至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在那里挂名领工资。
在此贴上一张艺术节期间在棒槌岛照的照片(左起:吉星、王沂暖、萧崇素、刘锡诚)。
这三位老朋友老前辈,此后再也没有见过面,现在他们都已仙逝,不在人间了。想起来,真是悲伤!其他照片,待我回家后再贴一些上去。
2008年10月10记于番禺大厦
(本博客文稿于2008年10月13日在http://liuxicheng06.blogcn.com 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