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文:开拓当代民间文学学术研究新境界
陈建文:开拓当代民间文学学术研究新境界 时间:2016年03月23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陈建文 在“一带一路”民间文化探源工程咨询暨《二十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座谈会上的讲话 □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 陈建文...
View Article向李修建致谢
感谢李修建为我写传 青年美学家李修建花费宝贵时间为老叟写了一篇传记,题为《傲雪凌霜质 不改四时春——刘锡诚传》,发表在《传记文学》第4、5两期上,日前给我送来了刊物。梳理和记述已经逝去的往事和人生,并作出评价,实属不易,又花费心血,在此致谢!
View Article【转】刘晓路:刘锡诚与民间文学三套集成
刘锡诚与民间文学三套集成[ 来源:中国民族报 | 发布日期:2014-05-11 | 浏览(51577)人次 | 投稿 | 收藏 ]http://www.mzb.com.cn/html/Home/report/14055173-1.htm 刘晓路...
View Article把握当代文学的脉搏——谢望新《浪潮之外的孤魂》序
转自广东作家网 点击数:3140 更新时间:2010-2-25 15:37:34 把握当代文学的脉搏 ——文学评论集《浪潮之外的孤魂》序 刘锡诚 谢望新同志来信要我为他的评论集写序,这使我为难,因为这副担子不该由我这样的人来挑;但我又没有推托,因为我同他是要好的朋友,在他出版集子的时候,没有理由不写几句话。...
View Article【转】李修建:傲雪凌霜质不改四时春——刘锡诚传(下)
傲雪凌霜质,不改四时春 ——刘锡诚传(下) 李修建 一 1966年 5月7日,毛泽东在给林彪的信中提出,“各行各业均应一业为主,兼学别样”,从事农副业生产,批判资产阶级,这封信被称为“五七指示”。1968年...
View Article提升理论在非遗保护领域的先导地位
提升理论在非遗保护领域的先导地位 [1]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道路》代序 刘锡诚 继2013年1月16日第一批四个“国家级非遗保护研究基地”命名并颁牌之后,第二批“国家级非遗保护研究基地”今天在这里举行命名暨颁牌仪式,在此我向各国家级非遗保护研究基地的代表们,表示衷心的祝贺。...
View Article【转】叶涛:刘锡诚的使命意识与学术史写作
刘锡诚的使命意识与学术史写作 叶 涛 学术史的建构是一门学科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学科走向成熟的标志。钟敬文先生在谈到民俗学的学科架构时,就曾把“民俗学史”作为民俗学学科的六大组成部分[1],给予高度重视。 关于学术史,有以下三点值得重视。...
View Article“是我所是,非我所非”——追怀张一弓
“是我所是,非我所非” ——追怀张一弓 刘锡诚 今年1月9日张一弓在郑州逝世了。一个执着于革命现实主义的杰出作家,无愧无悔地走完了他所选择的文学道路。他是一个深度了解中国农民的作家。他笔下的农民形象和中原农村生活,无可争议、无可代替地镶嵌在了中国当代文学史上。...
View Article马昌仪:人类学派与中国近代神话学
人类学派与中国近代神话学 马昌仪 人类学派是怎样一个学派 19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特别是由于解剖学、地理学、自然科学的迅速进步,一门以人作为研究对象的新学科,冲破了欧洲中世纪“神创说”的迷雾,英语、应运而生了——这就是人类学。...
View Article原始雕塑
原始雕塑 第四章 原 始 雕 塑 刘锡诚 中国原始雕塑艺术的发生,比起欧洲来要晚些。但是,距今一万八千年之前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山顶洞人”所拥有的一百多件经过加工雕琢的装饰品,就应该被认为是最早的圆雕和透雕作品的萌芽。在中国原始雕塑发生的时期问题上,存在着不同看法。也有学者认为,中国的原始雕塑的发生,属于新石器时代的产物。[1]...
View Article【转】张志勇:民间文艺是薪火相传的事业——访新任民协主席潘鲁生
民间文艺是薪火相传的事业——访新任中国民协主席潘鲁生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6月17日13:14 来源:中国艺术报 张志勇 “民间文艺是薪火相传的事业。...
View Article【转】徐健 许莹:礼敬传统文化 守护民间文艺之根
礼敬传统文化 守护民间文艺之根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6月17日12:23 来源:文艺报 徐健 许莹...
View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