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刘锡诚的博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22

走进山野  走入底层——刘锡诚《民间文学:理论与方法》阅后记

$
0
0

走进山野  走入底层

——刘锡诚《民间文学:理论与方法》阅后记

 

 朱挥军

(中国文联出版社副总编辑)

 

        

(2007年5月第1版第1次印刷)(2010年第2次印刷)


 

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愈加受到高度重视。这是现代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全社会日益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珍贵的结果,其中亦包含着几代民间文艺工作者和研究者的自觉推动和艰苦努力。这中间,就有原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要领导刘锡诚多年心血的结晶。

 

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刘锡诚先生就比较自觉地研究民间文艺,迄今仍笔耕不辍。这部《民间文学:理论与方法》就是他近半个世纪辛勤耕耘的成果。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初曾散落在山野田间中,是底层文化,是边缘文化。刘锡诚先生几十年来潜下心来,真正走进了山野,走入了底层,从而收获了如珍珠般珍贵的果实。从这部文集看,刘锡诚先生广泛涉猎了民间文学的方方面面,从神话传说,到故事歌谣,到史诗长诗,到谚语谜语等,属于现在称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方面,全都论及到了。而且从理论,到方法,到具体操作等,也提出了富有见地的看法。作者视野开阔,不仅论及我国汉民族的主要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对不少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都有深入的分析,并且常与国外相关遗产进行比较分析,对国外的研究成果也择其善而运用和发挥,因而常能得出比较独到的见解。这是一部相当厚实的著作,对我们进一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颇有启发。

转自2006年11月24日“牛魔王”博客文章

 

 

 

在民间文学的园地里

——我的学术自述

向国家学位委员会进一言(初版代序)

 

论原始的诗歌与神话

神话昆仑与西王母原相

九尾狐的文化内涵

禹启出生神话及其他

《中原古典神话流变论考》序

神话与象征——以哈尼族为例

《东巴神话象征之比较研究》序

陆沉传说试论

陆沉传说再探

梁祝的嬗变与文化的传播

序《董永新论》

钟馗论

中日金鸡传说象征的比较研究

中国民间故事中的鼠观

民间故事的人类学考察

谈民间信仰传说

灶王传说的类型与特点

旅游与传说

读蒙古族史诗《智勇的王子喜热图》札记

傣族叙事诗研究的新开拓

激越悲怆晋北歌

关于私情山歌

伊玛堪——珍贵的民族遗产

柯尔克孜部落战争故事

灯谜说略

 

民间文学理论建设问题

史诗研究三题

《民间文学》1986年改版告读者

《民间文学论坛》1986年编者絮语

中芬民间文学联合考察暨学术交流总结

社会经济发展与民间文化保护

民间文化的走向与当代中国社会

对“后集成时代”民间文学的思考

礼失,求诸于野

布麦阿钮的彝族诗论

关于“不自觉的艺术”

新世纪民间文学普查和保护的若干问题

关于顾颉刚的一篇佚文

论中国民间文艺学史上的流派问题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22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