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艺术论纲
原始艺术论纲 刘锡诚 前 言 人类史前史是随着考古学和民族学的进步而逐渐被人们认识的。由于考古学发掘的艰难,特别是由于原始文化遗存获得的偶然性,对人类史前史的认识,应当说至今还是若明若暗,很不系统、很不准确,有一些重要问题甚至不得不因为缺乏可靠的资料而暂时建立在假想和推论上,或且只好暂付阙如留待来日再解决。...
View Article“非遗”传承人的保护方式
“非遗”传承人的保护方式 ——2013年11月6日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的“非遗形势与任务培训班”的讲稿 刘锡诚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和核心,是对传承人的保护。——这个观念是在七年来的保护工作实践和理论研究中逐渐形成和逐渐被认同的。 (一)“非遗”的两种传承模式...
View Article尕老汉的三十年蹄印
尕老汉的三十年蹄印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文艺报》2013年11月13日 刘锡诚 回族学者郝苏民发来一封邮件,是他刚刚编好的随笔集《骆蹄集》的文稿。细细琢磨他所拟定的书名,不期然地就想到了“不待扬鞭自奋蹄”的诗句,也就从中多少读出了他的苦心:他把自己比作一匹终年在漫漫沙洲里负重跋涉不辞劳苦的老骆驼。以骆驼自况,对他而言,真是再贴切不过了。...
View Article对民间文学类非遗数字化采集的一些理解
对民间文学类非遗数字化采集的一些理解 ——11月20日在全国非遗数字化采集培训会上的讲座稿 刘锡诚 (一)民间文学的特点和数字化采集 (1)民间文学的特点...
View Article【陶思炎】刘锡诚——民俗学理论家与探索者
刘锡诚——民俗学理论家与探索者 陶思炎/著 [摘要] 刘锡诚先生从事民间文艺学和民俗学研究凡40余年,作为理论家和探索者,近年在原始艺术和文化模式的研究方面卓有成就,其《中国原始艺术》和《象征--对一种民间文化模式的考察》等著作在理论探索、实证研究和学科建设方面均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刘锡诚;民间文艺学;民俗学;原始艺术;文化模式...
View Article猪龙与女神
猪龙与女神 刘锡诚 远古人类的想象之强大和瑰丽,是我们现代人所无法理解、也不可企及的。正是原始先民的这种想象力所铸成的远古神话和远古艺术,才是人类现代艺术发展的基础。马克思说过一句名言:希腊艺术的前提是希腊神话,而不是埃及的神话。这话大概可以认为是艺术发展的一个定理。把这句话用于我们中国的艺术,同样也是正确的。...
View Article有愧的是我们——忆关露
有愧的是我们 日期:2013-12-05 作者:刘锡诚 来源:文汇报 有愧的是我们 ——忆关露 □刘锡诚 1982年12月5日,星期日。背负着沉重的使命而因此受辱43年却又无法为自己辩护,坐完了国民党的监狱,又坐完了功德林监狱和秦城监狱的“左联”女作家关露,在北京东四头条203号文化部宿舍的筒子楼里一间小小的住室里服安眠药自杀而死了!终年75岁。终生未婚。无儿无女。...
View Article梦蝶的“诗生活”
梦蝶的“诗生活” 刘锡诚 http://www.cflac.org.cn/zgysb/dz/ysb/history/20131220/index.htm?page=/page_3/201312/t20131220_236354.htm&pagenum=3(中国艺术报) 《雅虎记忆》 梦蝶 著 漓江出版社出版...
View Article走进山野 走入底层——刘锡诚《民间文学:理论与方法》阅后记
走进山野 走入底层 ——刘锡诚《民间文学:理论与方法》阅后记 朱挥军 (中国文联出版社副总编辑) (2007年5月第1版第1次印刷)(2010年第2次印刷)...
View Article2013年的小结账
2013年的小结账 小引:今天是2013年最后一天了。下面是在这一年里写作和发表的文稿的账单。——刘锡诚 (1)1982:文学评论关键词——文艺评论座谈会 《南方文坛》2013年第1期 南宁 (2)唤醒全民族的文化自觉——评方棋《最后的巫歌》,作家出版社2013年1月第2版第3次印刷 (3)在历史比较中再现历史(读张勃《明代岁时文献研究》)...
View Article周文与20世纪中国民间文艺学运动
周文与20世纪中国民间文艺学运动 ——为周文诞辰百年而作 刘锡诚 上海鲁迅纪念馆编《周文研究论文集》,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11月出版,收入本文。...
View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