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华龙:世界性的研究课题
世界性的研究课题 徐华龙 原始艺术是一个世界共同关心的研究课题。十八、九世纪以来,西方学者首先对原始艺术发生兴趣,并开始寻找世界上残存的历史遗迹,对所发现的出土文物、岩画等进行分析研究。人类学家和探险家争相深入到原始部落中进行考察,发掘了十分宝贵而大量的原始艺术的素材。与此同时,学术研究领域,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View Article[转载]福全镇非遗:民间文学——儿歌
原文地址:福全镇非遗:民间文学——儿歌作者:福全网打麦歌 一箩麦,二箩麦,三箩开花打荞麦。 劈劈拍,劈劈拍,大家来打麦。 麦子多,麦子好,磨面做馍馍, 从前地主吃,现在自己尝。 小孩夜啼歌 天呈喤喤,地喤喤, 我家有个夜叫朗, 过路君子读一遍, 一觉睡到大天亮。 踢脚扳扳 踢脚扳扳,扳过南山, 南山荔枝,荔枝拗关, 拗关上任,旧官请出。 一颗星: 一颗星,隔棂灯,两颗星,挂油瓶,...
View Article我在王府大街64号
我在王府大街64号 第09版:今晚副刊 · 我在王府大街64号 · 2015 年 3 月 28 日 星期 六 我在王府大街64号 刘锡诚 发布日期: 2015-03-28 00:00 作者:...
View Article吕微:我们的学术观念是如何转变的?——刘锡诚:从一位民间文学-民俗学学者看学科的范式转换(1)
我们的学术观念是如何转变的? ——刘锡诚:从一位民间文学-民俗学学者看学科的范式转换 [1] 吕 微 这是一个关于“责任”的故事。 一 安德明这样评价先生,先生也这样评价自己:农民刘锡诚。[2]农民刘锡诚在民间文学-民俗学的丰产园地里,耕耘了半个多世纪,身为朴实的农民,先生不保守,却很固执。...
View Article吕微:我们的学术观念是如何转变的?——刘锡诚:从一位民间文学-民俗学学者看学科的范式转换(2)
我们的学术观念是如何转变的?(2) ——刘锡诚:从一位民间文学-民俗学学者看学科的范式转换 三...
View Article吕微:我们的学术观念是如何转变的?——刘锡诚:从一位民间文学-民俗学学者看学科范式转换(3)
我们的学术观念是如何转变的?(3) ——刘锡诚:从一位民间文学-民俗学学者看学科的范式转换 吕 微 四 以下,就让我们直面先生的问题,并且沿着先生的思路,走近“非遗”保护的理论与实践,走进先生为我们铺展的这场精神的盛宴。...
View Article吕微:我们的学术观念是如何转变的?——刘锡诚:从一位民间文学-民俗学学者看学科范式转换(4)
我们的学术观念是如何转变的?(4) ——刘锡诚:从一位民间文学-民俗学学者看学科的范式转换 [1] 吕 微 [1]...
View Article吕微:中国民间文学的西西弗斯
中国民间文学的西西弗斯 ——《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读后 吕 微 刘锡诚先生著 《 20 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 》于 2006 年 10 月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这是中国民间文学界的一件大事。尽管中国“有”民间文学这门学问已经百年,但至今还没有一部翔实的学术史著作对这段短暂而漫长的故事加以整理,加以综合,并将故事从头道来。因此,先生的这部近百万字(准确地说是 98...
View Article《民间文学的整体研究》出版
《民间文学的整体研究》 刘锡诚著 台北:秀威资讯 2015年4月出版 目 录 20世纪中国神话学概观(代序) 第一辑 神话、传说与故事 中国神话与中国文化 伏羲神话的现代流变 神话昆仑与西王母原相 牛郎织女传说的时代命运 牛郎织女原是东夷部族的神话传说 钟馗伦 八仙传说漫话 传说人物刘伯温 越系文化香榧传说的若干思考 曹娥传说与孝德传统 端午传说与习俗 北京传说与京派文化...
View Article